泰州读者一天奔赴两场新书发布会
泰州读者一日奔赴两场新书发布会
中廉网江苏泰州讯:(居晓年) 5月1日国际劳动节,当许多人享受假期休闲时光时,作为一名泰州文学爱好者的我,却以一场“文学奔赴”诠释了别样的节日意义。
大早,我从凤城家出发,辗转兴化、泰州两地,连续参加两场新书首发式及作品分享会,用热情与执着书写了自己的“文学劳动日记”。
清晨赶赴兴化,聆听《风流云散》的文学清音
早上8点前,我便从泰州赶到兴化,参加范桂兰作家的新书《风流云散》发布会。《风流云散》是她继第一本散文集《爱,在流淌》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集,全书分为三辑“脉脉温情”“凡人琐事”“暖暖挚爱”,是一部将“俗”转化为“雅”的佳作。她以平实的语言,描绘了生活的烟火气,展现了最基层普通小人物的个性和特色。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深情,向世界传递着美好、善良和温情。主持人逐一介绍到会嘉宾;泰州市评论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唐应淦致欢迎词;南京远东书局总编、朱自清研究会会长陈德民致祝贺词;作家范桂兰分享《风流云散》创作体会;与会作家代表李树楚评论《风流云散》;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著名畅销书作家顾坚就文学创作话题发言;举行范桂兰作家赠书仪式;合影留念。活动中,我专注聆听了范桂兰作家分享的创作心得,沉浸于这部聚焦这部新作品所展现的文学魅力。活动一结束,我婉拒了午餐邀约,匆匆搭上拼车赶往下一站。
午后奔赴泰州,感受《这一凿,生命如花》的创作力量
中午时分,我抵达泰州刘香河作家的新书《这一凿,生命如花》分享会现场。在市图书馆三楼音像厅入座后,先观看了一部新书介绍短片,播放完接着听到了他开始与读者共叙新书创作缘起和心路历程。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深度,带领读者剖析笔下传统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手工艺技术、礼仪、节庆活动等非遗技艺背后的精神意蕴与当代价值,共赏非遗传承者的坚守之志,体悟民间艺术之韵。全书精选了“在旧时光里沉醉”“从心田流淌而出”“舞出生命中的汪洋恣肆”“脱胎换骨的转化”“于细微之处见精神”等13篇散文。这些散文叙写了特定地域的民间风俗、风物和技艺,涉及的是那些在民间具有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,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岁月里,以民间的视角、立场和态度生活。然而,在作家的笔下,“民间”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状态,更是一种生存智慧。“非遗”是一座历史文化富矿,值得我们深入探索。《这一凿,生命如花》的出版,定将会引发更多作家和专家对“非遗”的关注、研究和挖掘。
文学为炬,追梦者的信念与力量
“一天往返奔波近300里,只为心中的文学光。”作为普通读者,我能与名家零距离交流、汲取创作经验,是难得的机遇。范桂兰笔下的人文关怀与刘香河倡导的“匠人精神”,让我更加坚定文学信仰:“这种精神滋养,远比奔波更值得。”感谢两位作家的文字,让我重新发现了写作的重量与生命的质感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用心的“凿刻者”,在时光的长廊中留下不会轻易“风流云散”的印记,让每一次真诚的表达都如花绽放。在发布会上,我还获得两位作家签赠的新书。
据悉,此次两场发布会分别由南京远东书局、兴化市图书馆和泰州市图书馆主办,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。读者的热情参与,正是地方文学土壤蓬勃生长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审核:张顺明